太子担心没钱,李隆基教他,没钱就去抄家!富商、士族、达官贵人,抄家要找借口还不容易吗更何况,老百姓正好没地,抄出来的土地继续授田!
两税法好用,但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还是不能用。等到后世子孙实在没办法了再用吧。
反心,他们倒是敢!只要手里有足够多的兵,他就有把握稳住政局!
“杨知恩,把今天的上表挨个念念。”李隆基听完军营的消息,看到杨知恩在身边恭敬站着,该听听地方的消息调和一下了。
鱼朝恩就等着这句话了。
他把各地方的上表念完了,对陈璠的上表顺便添油加醋:赵理不以百姓为重、欺压百姓啦,赵理的儿子欺男霸女啦,赵理勾结回鹘啦……
李隆基道:“九原郡太守说过丰州刺史赵理为官清廉,心有百姓,这是谁的上表?”其实最前面的罪状在李隆基看来都不是大事,当官掌权的人或者他们的家人有这些问题很正常,就算官员本人能够克制,他们的家人也会靠着官员的权势作威作福。唯有勾结回鹘这一条让他来了兴趣。
“回禀陛下,是丰州司功陈璠的上表。”
李隆基好奇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问道:“他怎么勾结回鹘了?”
第34章第34章
鱼朝恩半真半假地说了,“依奴婢看来,赵刺史应此举并非是勾结回鹘,相反,赵刺史是个难得的有情之人。”
“他怎么有请了?你倒是说说。”李隆基对他眼前的太监越发好奇。
鱼朝恩道:“回鹘种怎么了,那也是自己嫡亲的外孙。女儿带着外孙回家,那就权当女婿已经死了,难道还能把两个外孙送还回鹘?药勿葛部落兵强马壮,虽说常年侵扰九原郡,闹得九原百姓苦不堪言,父亲有罪,但两个孩子又没有错,怎么不能养着了。”
李隆基眯着眼瞅鱼朝恩,“人都说父债子偿,你倒是个不同的。”
鱼朝恩被君王打量,心里七上八下的,硬着头皮说:“掖庭里的奴婢们因为家族中犯了错,才能来到宫中伺候陛下,这对于奴婢们来说都是天大的福气。赵刺史外孙的遭遇就让奴婢想到了这一茬。”
若是往常,李隆基一定会重赏鱼朝恩,但此时他清醒无比,明白眼前这人怕是在给自己吹耳边风。不过这风倒是一反常态,“你父亲是……”
“奴婢的父亲是泸川县令鱼岭。”鱼朝恩压住心里的惊喜,干爹说,如果上位者问起他们身世了,就证明上位者们上心了!
“鱼岭!姓于?”李隆基随口一问。
鱼朝恩道:“是鱼儿水中游的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