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老去,他一直在和死亡作斗争。如果没有神迹,他相信自己可以长生,可立了太子就有人威胁自己的权势,所以还是不立的好。
可就算忽略扶苏的性格和执政偏向,还有他的血统,不合适。
【嬴政没有立太子,同样也没有立皇后,如果要究其根源,那便要从秦穆公开始,牵扯出一件长达三百年的旧事。】
第46章第46章
【世人皆知秦晋之好,却忽略了秦楚‘袍泽之亲’。从秦穆公和楚成王开始联姻以来,到秦惠文王与楚怀王,直到嬴政的时代,二十一代秦楚联姻!】
【秦穆公晚年,秦晋两国关系恶化,秦楚两国在利益和国家心理方面的一致性让秦楚开始了长达三百年的结盟。而结盟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联姻。】
【秦哀公时代,秦楚的亲密关系到达了顶点。著名的‘申包胥哭秦庭’,为楚国哭来了复国。由于史料残缺,我们只能从历史的只言片语中窥探真相。】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秦国朝堂的人对这首《无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这是秦哀公感怀秦楚之亲所作的诗歌,是个百年吟唱起来,依然震耳欲聋。
嬴政清楚,六国反秦势力中,齐国藏得最深,而楚国则是光明正大。“秦灭六国,楚最无辜”“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类的反秦言乱他也听过。楚地,可以是秦国的郡县,但不能是楚国!
他感念华阳夫人的庇佑和教导,但秦楚本质上就是政治联盟!是利益的结合!申包胥哭秦庭能成功,那也是因为秦国不能坐视晋国一家独大,而楚国的作用是牵制晋国。
秦楚“袍泽之亲”就如同秦晋之好一样,利益破灭,姻亲联盟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自己身上也有楚人的血又如何呢?自己终究是秦国的君王。但扶苏不一样,他自幼被芈夫人教导,楚系外戚如今是销声匿迹了,等自己死了扶苏能挡住他们的威逼利诱吗?
【秦国的强盛自秦孝公起,而秦孝公的成功则有赖于商鞅变法。商鞅入秦,将他引荐给孝公的人叫‘景监’,楚国人,而孝公之子秦惠文王迎娶了楚国王室女子为妻;秦武王继位后,遵从母亲魏夫人的要求,娶了来自魏国的夫人。但武王早逝。昭王继位,其母宣太后为楚国王女,因此昭王理所应当迎娶了楚国王女为夫人。】
【到这个阶段,以宣太后为核心的楚系外戚在秦国朝堂上占据高位,而宣太后也致力于将秦楚联姻进行下去。孝文王能继太子位,原因就是在于他娶了华阳夫人,而华阳夫人是宣太后的侄女。宣太后的构想是:自己去世后,以华阳夫人为楚系外戚的核心,继续控制秦国朝堂;华阳夫人生下具有楚系血脉的儿子,再继位秦王。遗憾的是华阳夫人没有子嗣。所以她选择了庄襄王过继,这才有了嬴政继位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