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夫在驿站接到了家人,他们到令史处登基,幸好他们一大早就来了,县衙里还没多少人,“要是在晚一个时辰,人都排到石狮子那去了。”黑夫给兄长“惊”介绍他这几天观察的情况,兄弟俩猜测能分到那些地。
“黑夫!你是来登基授田的吧?”喜从后院转过来,脸上的水还没有干,他给黑夫写过几封信,对这个吃苦耐劳又孝顺的青年很有好感。
“这是令史,就是负责登记的人。”黑夫小声给兄长介绍,兄弟俩给喜行礼,道:“大人安好,您这是?”
喜抹了把脸,乐呵呵地说:“一宿没睡。授田可不是只登记了就完事了,事情多着呢。跟我来吧,咱们早些结束,待会人就多起来了。”
一炷香的功夫后,黑夫和惊从县衙出来。
忠拿着六支竹简,每一支竹简上记录了一个人授田多少,田地在何处。
“我没听错吧,刚才那个大人说,咱们家有100亩地?”忠将竹简牢牢握在手里,上面的字他不认识,但这字怎么看怎么漂亮。
黑夫笑道:“真的,大哥,咱们有地了!不会饿肚子了!而且咱们的地大多在平坦的地方!趁今年还来得及,咱们抓紧时间五月种,七月就能收一茬稻子,立秋后还能收一茬!”
第52章第52章
三个月后,从南越送往咸阳的粮食堆在城门口,等着小吏登记,紧接着由丞相将粮食产量和赋税收入回报给皇帝,最后放进粮仓储藏。
李斯最近没有办法参与政务了,他在装满咸鱼的屋子里反省。说是反省,但也不是闲着,嬴政要他将秦律中严苛的律法摘录并提出修改意见,等半年后他出来再同朝臣商议,最后决定下来。
所以回报粮食产量的众人就落在了右相冯去疾身上。
以往回报赋税收入总是得力不讨好,因为在皇帝眼中粮食总是不够的,但这一次冯去疾心里无比感谢李斯在思过,这个功劳给了自己。
“你说多少?”见过大世面的皇帝缓缓放下手里的《孟子》,只盯着着冯去疾,生怕自己在做梦。
冯去疾笑道:“回禀陛下,南越今年缴纳的第二茬粮食共有5000万石,这是除去了运量士族在路上的损耗。”
嬴政大喜,不愧是一年三熟的地方!在十税取一的前提下还能有5000万石的粮食,还是其中一茬!5000万石,可以供一支5万人的军队打一年的仗!
可粮食那么多,他又不打算再开战了,这堆满了粮仓也吃不完,那怎么办,等着烂掉吗?而且尽管有了那么多粮食,在路上的损耗也让他心疼。所以路应该修,还得大修!
嬴政又陷入了愁闷,以前因为缺粮愁,现在因为粮太多了愁。
或许神迹能给自己解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