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这个情形,冲进皇宫大开杀戒也不是不可能。
果然如他所料,天幕上失去理智的百姓将宫门口的宦官全部宰杀,个个死状可怖。
【最后李纲官复原职,出面安抚百姓,这场民变才慢慢平息下去。但是激烈的民变平息了,汴京城已无力在治安上下功夫了,盗贼流氓猖獗,四处烧杀抢掠。】
【金军也知道不能久待,于是见好就收,慢慢撤回去。此时朝堂上的主战派与主和派又开始吵了起来。主战派认为主和派丧权辱国,请皇帝发兵,追击金军。至少将来在史书上记载他们曾经努力过,而不是彻底的屈服。于是皇帝答应了。】
赵匡义嘲讽道:“没想到你还有骨头硬的那一天。”
赵桓沉默不语,承受着祖宗们的怒火。他命令追击金军,也是为了挽回掉落的面子。那群平民竟然敢逼迫皇帝,简直胆大包天!
他觉得自己的权势受到了威胁,需要打一场胜仗来挽回局面。
但是结果嘛……
【宋军在黄河边追到金军,不曾料到西路军粘罕在另一支义胜军首领的帮助下突破平阳府,兵临隆德府城下,很快就能来到汴京城下。赵桓吓坏了,命令宋军先不要去管东路军,赶紧去救援隆德府。但是朝堂之人固执地认为东路军都撤退了,西路军也不会坚守。于是皇帝懒得继续下旨反击,宋军也懒得卖命了。】
【金人东路军带着从汴京掠夺来的金银珠宝短暂北归了。危机暂时解触。】
“呸!”赵匡义痛骂道:“还以为你的骨头有多赢,没想到跟你爹一样贪生怕死!就算是养一只狗坐在那个位置上都比你有用!”
【东路的金军一边撤离,一边抢劫。汴京的赵桓安全了,赵佶也心不甘情不愿地从江南回来——如果他不选择回来,那么以太上皇为中心还会形成一个小朝廷,国不能有二主。一个国家两个朝廷,这与分裂又有什么区别?当时的北宋经不起任何折腾了!赵佶被李纲劝了回来,朝臣们终于放心了,他们单纯地认为,大宋迎来了新主励精图治的一天。】
【他们当然会失望。因为赵佶赵桓在对待外患问题是几乎是如出一辙,不用亲子鉴定就能明白这两人是父子。金人走了,但答应金人的要求又不能返回。】
【割地的诏书送去了三镇,张邦昌在城下宣读皇帝诏书,结果被守军乱箭射回。他们拒绝交出三镇,因为一旦交给了金国,就相当于汴京背后就是金国。只要攻克太原,渡过黄河就能直达汴京。金军再想侵扰宋朝只会更加容易。】
【赵桓没有办法,他问金军,‘是否可以把三镇租税交给金国,宋朝保留三镇。’金军还是拒绝了。】
【赵恒无可奈何,只能让人支援三镇,但宋朝不想再将把柄送达金人手中,于是暗中扣押了金人使臣,此时金人使臣中有一个辽人,表示他和兄长都是被破投降金国。宋朝以为危机的突破口来了,赵桓劝降这位辽人,并让他回去劝降金军内部的辽人。并承诺一旦辽人策反成功,就将山西送给他们。然而辽人是表面愿意投降宋朝,实则是想赶紧逃回去,最后辽人把赵桓的劝降书交给金人。对于金人而言,这不过是一个再次出兵的借口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