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当然知晓臣子的心思,他不以为意,“想笑就笑,朕又不是赵二这个小心眼。”他也不知这个赵匡义心里在想什么,打仗最忌讳急行军,这是赶着去投胎吗?
【众所周知,宋朝是华夏古代封建王朝中经济最发达、文化最昌盛的朝代,宋朝经济发达有他的必然性,要是经济不发达,怎么凭一己之力养活西夏和辽国呢?】
嬴政:“?”什么意思,他每个字都听清楚了,但组合在一起又一头雾水,养活西夏和辽国,辽国不是宋朝的边患,类似匈奴那样,不去打匈奴反倒养匈奴做什么?
刘彻惊道:“难道宋朝和亲的时候把家底都送出去了?”
李世民一点都不理解,华夏何须去养活敌人?怕不是武将被瞧不起,待遇也不好,所以吃空饷严重?他转念一想又发现不对,不是说“冗兵冗费”吗?
赵匡胤死死掐住赵匡义的脖子,额头青筋毕露,“你又干什么了!你到底干了什么!西夏又是什么狗屁玩意?”大宋与契丹势不两立,听天音的意思大宋还供养了夷狄?
随着天幕上宋、辽、西夏战和局势图缓缓打开,众人似乎有些明白,但又不愿意相信,“不是我想的那个样子吧?”
【宋朝凭一己之力养活西夏和辽国是从第三位皇帝真宗赵恒开始的——就是那个让泰山都畏惧的男人!赵恒执政时期,据后世论证,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史称‘咸平之治’,虽然这个治世没有什么存在感,但那个时候的宋朝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有钱!】
【赵恒,宋朝中唯一一个也是华夏最后一个前往泰山封禅的男人!】
第55章第55章
“泰山封禅?那不是秦始皇,汉武帝,李世民那样立下了不朽功绩。”赵匡胤松开赵匡义,“你该庆幸自己生了个好儿子。”
“父皇?”赵德芳想提醒赵匡胤天音的话前言不对后语,但赵德昭暗中拉了一下他的衣袖,示意他不要去劝盛怒的父亲,万一殃及池鱼。而现在正是清除二叔党羽的最好时机。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秋,辽国举兵南下,屯兵澶州。在此之前,自从高粱河之战以后,宋辽之间打了二十五年的的仗,问题是,打了快三十年,宋朝边境线几乎没有变化。约等于白打……但也不完全是,毕竟辽军占领了易州,南下更加容易了些。】
【二十五年对抗外患一无所获!秦始皇用了不到三年时间‘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汉武帝不到十年时间让匈奴高呼‘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无藩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唐太宗用了三年时间让突厥可汗成为长安舞王;朱元璋用二十九年时间彻底解决蒙古;宋朝用了二十五年时间,结果契丹在萧太后的治理下开始走向巅峰。】
【宋朝这边见辽军气势汹汹南下,很罕见地及时做出了应对措施。为什么说罕见呢,因为之后在靖康年间的灭国之祸中,宋军几乎一盘散沙,望风而降,比安史之乱的河北诸郡还降得快,降得有戏剧性!】
李世民汗颜,说宋朝就说宋朝嘛,就不要带上那个败家子了。自己想得开不假,那也不能持续性丢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