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宰相寇准制定了一条防线:如果辽军突破了贝州防线,就让以定州为首的三万人南下牵制辽军;若是牵制失败,刑、洛之北被占领了,那就让魏能东下牵制,这样辽军就有了后顾之忧,不敢继续南下;如果还是失败了,就请皇帝御驾亲征,来一次‘天子守国门’,跟辽军血拼到底!】
赵匡胤命史官进来,赶紧几下堪舆土和辽人行军路线,毕竟史官写字的速度不是一般人能比拟的。
“这番部署,没有多大问题。这寇准也算是有识之士。而且御驾亲征极能激励将士,在这样背水一战的情形下,宋军很难战败。”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定州有十万守军,结果将军王超畏战,就坐在定州观望逗留,然后辽军‘不负众望’地长驱直入。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时候的辽军压根没想过还能打到这种地步,胜利来得太快!】
【这就一番操作,直接省略了第二步,直接到了第三步——赵恒御驾亲征。赵恒也没料到自己真的会上战场,毕竟他认为至少十三万宋军,就算战败了也不可能让辽军到澶州,所以当时他的第一反应跟他曾孙子赵佶的反应一模一样——逃跑,赶紧逃跑,保命要紧。】
“你个废物!”赵匡胤也懒得顾忌皇帝形象了,拿起砚台就朝侄子赵恒丢去,不愧是武将出身,砚台正好打中赵恒的脑门。
赵恒只觉得脑门一痛,还没反应过来脸上就洒满了漆黑的墨汁,仔细闻还有萦绕在鼻尖的淡淡的松香……
“皇伯父,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我,我也是为了大宋将来着想。”赵恒闷闷地说。
“还敢顶嘴!”赵匡胤还没说什么,赵匡义抽了儿子一巴掌,怒道:“没听见神仙说吗,你是为了保命!你个胆小鬼!”
赵匡胤白了这父子俩一眼,心道:父亲儿子都是半斤八两,真是好意思!
【赵恒还是被赶鸭子上架到了澶州,他决定先不追究王超的过错,让他赶紧来勤王,这样就能保卫辽军,两队宋军一夹击,辽军就无路可走了。】
“还算你有点脑子。”赵匡胤叹了口气。
【当然,宋朝绝大部分士大夫都是被纵容出来且贪生怕死,王超还是决定观望。然后赵恒彻底慌了,他每天都派人去看寇准做什么了,要是寇准露出一丝慌乱的神色,他就立马往南逃命。】
', '')